徐宗威 建設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古人講,“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說的這是白蟻之害;同時也說明白蟻之害由來已久,危害巨大。危害巨大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危害范圍甚廣。中國南方、北方都存在著白蟻的危害,長江流域40%的房屋受到白蟻之害,華東地區60%的房屋受到白蟻之害,廣東90%的房屋受到白蟻之害。這是從地域講的。從被危害物體講,凡是有木材做的房子,用木材做的家具,都是白蟻腐蝕的對象,就連火車、汽車、輪船等也很難逃過一劫。危害范圍之廣還不止于此,農業、林業、水利等都受到白蟻之害。 第二、危害損失嚴重。柱子啄空后,房子會倒塌;產品腐蝕后,不能繼續使用;樹木鉆空后,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每年白蟻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澳洲是1億澳元;在歐洲是2億歐元,在美國是20億美元。在中國僅對建筑物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是17億元人民幣。白蟻的危害給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財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第三、危害反復發作。我國在白蟻防治的技術、藥物、方法上取得很大進展,也取得明顯成效。但是白蟻的繁殖能力很強,一波被消滅了,新的一波還會再生。現在世界上有2600多種白蟻,中國就有476種。所以白 蟻危害容易復發,很難根治。“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講了幾千年了,但是今天由于白蟻之害倒塌的堤壩仍然存在。根據水利部門的調查統計,長江以南地區堤壩受白蟻危害率為53-92%。廣東梅州市1986年發生洪水,有62處堤壩決堤,其中有55處決口屬于白蟻危害導致的滲漏、管涌造成的。 今天的會議,大家將深入探討白蟻防治的技術方法和管理措施,我覺得會議很有意義。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約我來給大家講講,我想講三點很不成熟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討論和交流。 一、防治白蟻工作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 要意義 1.白蟻防治直接關系到中國傳統建筑保護與傳承。 中國建筑文化有著輝煌的歷史,經過秦漢、唐宋、和明清三次大的歷史發展高潮,形成了自己獨立完整的技術體系和理論內涵,成為世界三大建筑體系之一。今天仍然保存著大量的建筑遺存,包括寺院、宮殿、民居、祠堂等。這些豐富的大量的建筑遺存,是不可替代的寶貴的文化遺產。但是,中國建筑的最大特點是木構體系,成為極易受到白蟻侵害的對象。江蘇對文物建筑做過一次普查,發現蘇州179處文物建筑有138處存在白蟻危害;鎮江古建筑處到白蟻危害的比例達到93%;南京古建筑幾乎百分之百地受到白蟻的嚴重危害。做好白蟻防治工作,不僅可以使大量的豐富的中國古建筑遺存切實得到保護,而且可以使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光大。 2.白蟻防治直接關系到城市安全。 城市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國GDP的80%和財政收入的90%來自于中國的城市,所 以城市的安全至關重要。廣東有些城市的白蟻危害率已經高達90%。這是非常危險的。前年上海有個統計,梅雨之后氣溫上升,白蟻進入繁殖高峰期,白蟻防治所每天接到的白蟻求治電話都在200個以上,求治電話中有五分之一是新建商品房發生災情的報告。這次白蟻危害是上海2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災情,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關注。 3.白蟻防治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要求做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突出的問題。白蟻防治與城市群眾的生活、與群眾的財產安全密切相關。 寧波老城的孝聞街,有一天晚上七、八點鐘,在一段300米長的街道上可以看到數十萬只白蟻,幾乎家家都有白蟻來犯,嚴重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活。 山西垣曲縣,2004年發生白蟻災情,白蟻成群成隊啃樹木、門窗,鉆窯洞,有11個鄉鎮受害,28萬畝森林和群眾的1246孔窯洞受損。 4.白蟻防治將為節能減排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的節能減排面臨嚴峻形勢,節能減排的任務十分艱巨,中國建筑能耗大約占全國能耗的三分之一強,在即有建筑中有95%是屬于不節能的建筑。白蟻防治雖然不直接表現為節能減排,但至少可以減少對木材和其它資源的消耗。如果把全國17億元的建筑直接經濟損失折算成木材,我們可以節約400萬方木材。這對保護森林、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白蟻防治的規定 這個管理規定的頒布實施,標志著全國城市房屋白蟻防治工作建立了基本制度。這個基本制度,從制度設計角度看,包括了7個方面的內容: 1.制度的目的和原則。 為加強城市房屋的白蟻防治管理,控制白蟻危害,保證城市房屋的住用安全,是建立制度的目的(這是第一條講的)。原則是,城市房屋白蟻防治工作應當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這是第三條講的)。 2.制度的范圍和對象。 適用范圍是白蟻危害地區,白蟻危害地區由省(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房管部門確定。對象是5個字,“新、改、擴、裝、原”有的房屋。第二條講了適用范圍和調整對象。 3.制度的管理者和分工(誰來管)。 制度設計了管理者,也就是誰來管這個工作,并進行了工作分工。全國城市房屋白蟻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房屋白蟻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房屋白蟻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4.制度的防治實施者(誰來干)。 防治實施者,也就是誰來具體干防治工作,主要指房屋的業主和防治單位。《規定》對防治單位和房屋業主分別提出的要求。 設立白蟻防治單位,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有自己的名稱和組織機構; 二)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及場所; 三)有30萬元以上的注冊資本; 四)有生物、藥物檢測和建筑工程等專業的專職技術人員。 《規定》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還分別就防治單位在執行技術規范、執行國家特殊藥品管理、和履行合同及質量保證責任等提出的義務要求。 房屋業主或建設單位要進行預防和治理,這在《規定》第八條、、第十一條二款、第十二條作了規定。 5.制度的主要管理措施。 制度設計的主要管理措施有四條。一是雙方應當簽定《白蟻防治合同》或提交防治證明文件(第八條);二是《住宅質量保證書》中明確質量責任(第十一條);三是規定了處罰手段,《規定》第13至19條對不同情況做出了處罰的規定;四是對防治單位的條件要求,上面防治實施者的要求已經講到了。 6.制度的經費。 《規定》第七條講了經費,建設項目依法批準后,建設單位應當將白蟻預防費用列入工程概預算。 7.制度的技術支持。 《規定》第四條講了技術支持,國家鼓勵開展城市房屋白蟻防治科學研究,推廣應用新藥物、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 從制度體系的設計看,基本制度中包含了目的原則、范圍對象;包含了管理者與防治實施者;還包含了管理的基本措施以及經費和技術支持。這個制度體系是比較完善和可操作的。實踐證明,這個基本制度在地方的實踐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當然也存在著需要進一步補充完善的地方。特別是需要地方結合當地實際,制訂具體的實施辦法。 三、加強白蟻防治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強白蟻危害的社會宣傳。 隨著建筑結構質量的變化和管理體制改革等因素,白蟻危害的嚴重性在人們的思想中有所削弱。而事實上,我國是世界上白蟻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白蟻已經成為六害之一。要向社會宣傳白蟻對古建筑、對房屋、對木質產品;對農業、林業、水利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嚴重危害和影響。宣傳近年來白蟻危害的普遍性、嚴重性和緊迫性,爭取全社會對防治白蟻工作的關心、重視和支持。 2.加強新技術新藥品的研發。 過去使用的藥劑很多含有氯丹和砷劑等高殘毒的有機化合物,防治效果不盡人意,對生物圈構成污染。要開展新技術新藥品的研發,引進國際先進的藥物和技術,特別是研發生物技術,以蟻制蟻,開發長效、低價和環保型的新的防治藥物和技術方法。 3.認真履行政府監督管理職能。 城市房屋白蟻防治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負有重要的監督管理職能。地方建設主管部門和房地產管理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認真履行政府職能,切實加強對原有房屋和新、改、擴、裝房屋白蟻防治工作的監督。分門別類地做好城市房屋白蟻防治工作的建檔和檔案管理,為建立長效機制和日常的檢查奠定工作基礎。 4.加強防治單位和人員培訓教育。 白蟻防治單位過去很多都是事業單位,靠財政吃飯,業務經費通過行政事業性收費解決。改革之后,情況發生較大變化,特別是隨著市場體制的建立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到白蟻的防治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防治技術水平有待提高,防治工程的質量難以保障。必須加強對防治單位和人員的專業培訓和政策法規教育,促進防治單位之間的專業技術交流,不斷提高防治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5.加強白蟻防治的立法和執法。 過去白蟻防治,因為多數是公房,比較容易整棟建筑進行預防和治理。現在城市里一棟房屋的產權關系比較復雜,很多是眾多產權人所有。一棟樓房大多數人家進行了白蟻防治,只要有一家沒有進行防治,整棟樓就很難進行根治。這涉及到房屋業主的法律責任。健全白蟻防治的法規制度勢在必行,需要對房屋業主必須承擔的責任,以及市場準入、政府職責、處罰力度等進一步做出法律規定。對現在法規要嚴格執行,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